首页 资讯 正文

莆田市:让技能人才“对号入座”

体育正文 55 0

莆田市:让技能人才“对号入座”

莆田市:让技能人才“对号入座”

莆田市高级技工学校(xuéxiào)的汽车维修小班课 东南网6月3日报道(福建日报(fújiànrìbào)报业集团记者 陈汉儿(chénhànér) 通讯员 方婧 文/图) 伴随着密如雨点的针车声,操作(cāozuò)台上,选手们的双手快速而精准地移动着,手下布料笔挺(bǐtǐng)、走线细密(xìmì)精致……这是在近日举办的2025年度莆田市“壶兰工匠”技能(jìnéng)大赛现场,36名缝纫高手同台“炫技”的画面。 职业技能竞赛是培养选拔高素质应用型(yìngyòngxíng)人才的途径之一。围绕各重点产业链人才“定制”需求,今年初,莆田市发布(fābù)“壶兰工匠”技能人才培育3年行动计划,将在3年内新建技能大师(dàshī)工作室(gōngzuòshì)45家,新增高技能人才1万人以上,举办职业技能竞赛活动30场次等,进一步推进产教(chǎnjiào)融合、促进人才输送、搭建就业平台,构建起多层次(duōcéngcì)、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上个月,人社部办公厅印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信息》,以工作交流形式,向全国人社系统推广莆田市(pútiánshì)创新培育(péiyù)“壶兰工匠”,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有关做法(zuòfǎ)。 将长160毫米、厚16毫米的(de)(de)方条钢料,用锉刀在两端分别锉出(chū)圆钝的锤头、锋利的斜楔(xiéxiē),且需要符合精确的角度、长度要求。5月27日,在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工程系实训楼三层的教室里,30多名学生正在接受钳工实训课程,他们要用一周时间,手工打磨出一把精巧的手锤——这是掌握(zhǎngwò)钳工技能的必修课。 “手工研磨是基本功,练的是学生的力度感和稳定性,让他们在保证(bǎozhèng)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的基础上(shàng),准确把握零部件尺寸的细微变化,体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湄洲湾(méizhōuwān)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工程系实训中心主任陈威说(shuō)。 当前,就业市场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用工难”与“就业难”并存,人才技能层次难以有效匹配智能制造升级需求。瞄准(miáozhǔn)产业所需,2023年,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xuéyuàn)申报成立福建省(fújiànshěng)陈威技能大师工作室,结合省赛、国赛竞技(jìngjì)内容以及重点产业链的生产实践需要,开展“岗(gǎng)、课、赛、证”融通的实训课程。 铣(xǐ)刨磨(mó)钻、锉刮锯錾,3年时间里,“小工匠”们的实操技能不断精进。 “以前从不敢想自己(zìjǐ)能进入龙头企业工作。”毕业两年的柯奇男已快速成长为莆田荣兴机械的一名(yīmíng)技术骨干(jìshùgǔgàn)。在摩托车零件制造行业细分领域,荣兴机械是当之无愧的冠军企业,这让柯奇男倍感欢欣鼓舞。 随着产业向智能化转型,像(xiàng)柯奇男(nán)这样专业对口、有技术潜力的技能人才成了不少企业争相招揽的“香饽饽”。数据显示,陈威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以来,已先后培育4批技能人才,200多人通过高级工(gāojígōng)职业技能等级认证(rènzhèng),并培育出1个(gè)全国技术能手(jìshùnéngshǒu)、3个福建省技术能手。这支“生力军”在企业技术革新、工艺优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壶兰(húlán)工匠(gōngjiàng)’行动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发挥技能(jìnéng)大师工作室引领作用,通过(tōngguò)搭建载体、以师带徒等方式大力培养技能人才、开展技术攻关,推进行业(hángyè)、企业技能人才集聚,最终赋能生产实效。”莆田市人社局职业能力建设(jiànshè)科科长谢荣兵表示,行动还将推进头部企业、技师学院等实训基地平台建设,每年开展技能培训2200人次以上,其中高技能人才培训1000人次以上。 “结合产学研用(yòng),我们长期面向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协同企业解决(jiějué)一线生产问题,将技能人才培养落在最实处。”陈威(chénwēi)介绍,眼下,工作室正携手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着手组建技能大师工作室联盟,聚焦各(gè)制造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行业痛点,为人才培育与企业发展“双向奔赴”创造条件(chuàngzàotiáojiàn)。 选材,清洗,切配(qièpèi),起锅烧油,加料爆炒,肉丝裹满(mǎn)酱料,随着颠锅动作上下翻动,一时间香气四溢。在莆田市高级技工学校的(de)烹饪教室里,“小厨师”们先后端出了(le)酸辣甜香的鱼香肉丝、胶原满满的花生猪尾煲…… “学生入学就(jiù)从刀功、鱼类处理等基本功练起,教学内容以闽菜、莆仙特色菜为主,确保学习2年后(hòu)就能具备进入餐饮企业实习的(de)能力。”林凯旋是全国闽菜烹饪大赛金奖得主、中式烹调师(pēngtiáoshī)高级技师,从莆田市高级技工学校毕业后留校执教,他带的这届学生,基本已经同(tóng)香格里拉、希尔顿(xīěrdùn)等星级酒店达成就业意向,并将在这个暑期走上实习岗位。 作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从无人机、数控加工、汽车维修(wéixiū)等工业应用领域,到旅游服务、烘焙烹饪、幼儿教育等现代(xiàndài)服务业……围绕国民经济发展需求,莆田市(pútiánshì)高级技工学校面向社会提供多个职业工种(gōngzhǒng)。 “除了中式烹饪,校内还有汽车维修等(děng)10个高级工班,均采用小班化教学(jiàoxué),学生毕业可以享受大学专科学历毕业生(bìyèshēng)同等待遇,进一步提升就业质量。”莆田市高级技工学校副校长周伯晨说。 不仅如此,去年起,学校与威诺数控、海安橡胶两家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开办我省首批技工院校(yuànxiào)“精匠班”——企业参与课程设置,提供实训平台;学校输送专业人才,开展定向培养。这种“企校(qǐxiào)双制、工学(gōngxué)一体(yītǐ)”的(de)培养模式,通过“入校即入厂”,让企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更精准。 除了培育产业(chǎnyè)发展所需技能人才,如何为重点(zhòngdiǎn)人群“赋能”、缓解产业转型与劳动力素质之间的适配性问题,莆田市同样关注。 53岁的郑金燕是秀屿区东庄镇人,去年10月参加了莆田市高级技工学校组织的中式面点师职业技能提升培训班并顺利结业。掌握一技之长的她很快(hěnkuài)告别零工(línggōng)生活,如今已入职莆田市孝永食品有限公司半年有余(yǒuyú),每月(měiyuè)有着2500多元的固定收入。 “我们免费为退役军人、贫困劳动力、去(qù)产能失业人员等符合条件的人群开展实用化短期技能培训(péixùn)(péixùn)、特色劳务品牌专项能力培训以及(yǐjí)新就业形态技能培训,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chōngfènjiùyè)。”周伯晨说,2024年,学校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954人次,其中1246人次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考试。 “我们将(jiāng)新建(xīnjiàn)7家规模以上企业(qǐyè)职工培训中心,把培训网络延伸到‘链上’,支持重点企业广泛开展职工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谢荣兵表示。
莆田市:让技能人才“对号入座”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